顯示具有 94360795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94360795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期末學期回顧與檢討

a. 先結算自己的平時成績, 佔 60 分
--> Week 3 : 學習狀況分享 0A 5B 9C=3.5
Week 6 : BCB問題與解決過程之描述 10A 2B 2C=10
Week 12 : Eye Toy 探索分享 1A 2B 12C=3.6
Week 13 : 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創意發想
「IDEA 物語」讀書心得報告 5A 4B 2C=7.2*2=14.4
3.5+10+3.6+14.4=31.4
老師我是那的去鶯歌那一篇分享網址沒分好的拉多一個h的
所以那禮拜沒分數 拜託給我一點分數拉



b. 談談自己一學期的收穫與感受。
我覺得這一學期學到更多的BCB用法. 是我覺得的最大收穫
尤其是配合到了視訊的使用 程式很有互動感.
期末專題程式有去看了書學到更多了
教學上課方式自由學習
有在自己去尋找答案學習的方式對我來說是有收穫的


 
c. 談談自己該加強的部分。 
大概是程式能力這方面
像其沒專題也是要去看學長的才有構想去寫
自己比較不會構思
老師的課我一直都有選 老師的上課方式還算習慣了
大家討論與尋找答案 不覺得比其他科學的少
更不會喘不過氣反而討厭課程之類的
但還要更勤勞去主動看書 不是只為了作業就是了



d. 談談課程該加強的部分。
我覺的都還好 沒有什麼特不足的地方
可能有更多討論 題目之類的會學到更多

期末程式專案報告

期末程式 我是把老師給的程式先看懂
然後再去加以修改

主要是在timer2判斷有無影像數值差別的地方順便做一些控制
左邊是視訊顯現出的畫面   右邊是有改變的地方反白出來




當有物件進入移動時~訊框會閃像msn有人敲你那樣不過沒有聲音
~物件移走後就會停止閃爍


並有個小FORM出現告訴使用者有物件進入


但要使用者按下確定之後小FORM才會關掉



可達到讓使用者知道 並確定有物件進入
所以就算物件移走了使用者也可以知道曾經有東西進入過!
達到通知的校果呢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week15

我覺得創新是一門困難的學問

設計更是需要idea去創造的

就像apple電腦本來快走向低糜的路 設計出iPod後品牌起死回生

idea物語 是在談論IDEO全球領導設計公司

他們與一般企業不同 不是死板每天照著差不多的模式處理公事

"特別"就是他們需要的我想

要想與眾不同的點子去創新但又要眷顧客人的需求

所以書中一開始就提到"他們瘋狂的方法"

首先認清市場客戶技術 接著觀察實際情況 然後把新點子新創意實現出來

又必須去再次評估與改進 最後推出產品實現執行
其中我想是創新花最多時間吧 需要一番腦力激當才能想出新玩意

但又不能天馬行空 變的無法實現

很新賞他們 寓創意於完樂 即興創業的形態

這種形態是適合他們的創新始於雙眼 若我們去要掘新事物

去留心身邊的大大小小事 我相信我們也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他們成功的原因我想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吧

可能他們不是在做對的事 但是在越過新舊關念的差異 調整習慣適應新的創意

接著他們會一起開會討論新發現 激當出更好的東西

當他們在開會的時候不是說誰要先發言或先做什麼

有創意就即時提出 一起討論 互相解決問題就相像我們可能在討論什麼事會因為不要多話或是他

們是老師長輩而不敢多發言沒把意見表達出 便不能收獲到什麼

書中有一篇我滿喜歡的 叫"意外的驚喜"

意外的發現去做創新會得到更多不同的好處 像魔鬼沾也是從意外的發現中 創新出來的

利用新點子去商業化 愉快的賺錢獲利
最後決策時刻 就是融會貫通的精神

要懂得何時要當機立斷 動腦重要但也不能無止盡的激當和製作原型

看完書知道他們是如何在面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型態是很有想法的所以他們現在是成功的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對於打地鼠遊戲的想法

如果是投影到大螢幕上玩的話

需用一根類是槌子的東西打地鼠
角色還可有別的人物
因為用手拍來拍去很快就會累了耶

還可以假設可以拿東西擋住洞地鼠就出不來之類的
也有可能地鼠會把東西推開之類的
就用地鼠的多寡和阻礙物的大小去決定會不會被推開

week14

sorry 因為這禮拜家有事 
我沒能去看
不過我上往查了一些關於新一代設計展的東西
看到覺得沒去真的好可惜

很多不同的創新與想法
好想去看看 激動一下自己的腦袋

在這個新得社會裡
人的的享受讓視覺效果變的是很必要的
互動娛樂媒體比傳統廣告的成效顯著
在YOUTUBE上看到一則影片叫互動媒體藝術之影聲桌子
運用在遊戲上
診個就會很有趣巴我想
還有 FETOONS OF THE WORLD-在世界上兜圈子 者部小短片
   傳達給人的意像真的很好
   真不知道他們創意市那來的
 
   2008台藝大日間部視傳系 的小短片
   很平凡的東西
   被他們擺設的 表達的好好歐

下一次的展欖 我一定不會錯過了

2008年5月15日 星期四

week13


這次的鶯歌博物館報告.我一大早就去了.

可能因為太早去沒什麼人沒有什麼人~那裡的服務人員也沒有跟我們說有語音導覽系統
不過我還是看到很多可觸摸式的螢幕
有的是一些介紹.有的是給小朋友玩一些.趣味問答方便小朋友記憶

像這個陶瓷馬桶裡就放了一個螢幕 展現馬桶的千變萬化




其中讓我得到的新知就是 陶瓷也可以做一些電子元件


像照片裡的電子陶瓷


因為它微細化~多功能~高耐熱 ~帶來很多方便與應用


但我覺得那麼大的博物館 光是有語音導覽是不夠的


或許把它做的更人性化一點.用掌上型的倒覽係統

可去連接不同區域的攝影機
讓使用者可以去 點選連接不同的區域

看到那區域的實況

在用路線規劃找到地方

若不知道要怎麼開始參觀起..則它會收尋到臨近的攝影機.~

.攝影機可能原本就編號好~ 幫使用者做參觀路線的規畫~
這是我的想法拉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week12

我在youtube上看到這篇覺得滿特別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hy_gEG2iIc

類似於wii一樣 有互動媒體的運用
但我覺得它比wii還生動
知識加說它原理是利用影像對比關係吧
那位置的運算就是要很精密才好玩
記錄每個要被按或觸碰的物件和背景
對於人物位置的變換到達觸碰功能
我想被景要取單一色比較好吧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week8

電腦視覺監控產學研聯盟中發現一篇技術報導-人臉模型的個體差異與表情差異, 內容是假設表情可以量化的話,那就可以透過人臉模型,在A的臉上合成出與B同樣燦爛的笑容。現在新的數位相機裡,有一種對微笑聚焦的功能,也是有運用到搜尋微笑的形狀在照片中位置是多少這個原理吧!
其內容還說到表情的產生,是由皮膚下的肌肉收縮牽動皮層而產生變化。網站上有提到兩種量化找尋,[1] Lu Xiaoguang 是以特徵點,其意義有如肌肉與皮膚和骨骼相連之處,紀錄這六個點因為表情所產生的改變,在不同的人臉上加上這些變化,而在人臉模型上有如臉皮一樣的紋理(texture)則以Thin Plate Spline (TPS) 的方式做扭曲。如此可在不同人的樣板上,合成出相似的表情變化。







其[2]是醫學研究告訴我們,人臉共有88條肌肉,我們很難找出所有相連的點來合成他的變化。因此在 [2] 中,Chang 以雙線性(Bilinear)的來組合人臉與表情的變化。



後來一位研究人員 Costen 在 2000 年的研究報告中提出更簡單的方法。他們將人臉的訓練資料再分成四個子集合(個體、表情、角度、光線),每個以PCA來分析其子空間。假設,這些子空間,彼此是非正交(orthogonal)的。那麼,要將人臉分成不同特性的成份時,要能夠讓下式
最小化。 是第 j 子空間中,相對於第 i 個特徵向量的特徵值。 則是輸入資料相對於這個特徵向量得的權重。而在他的實驗結果中發現,個體與表情的子空間彼此的重疊性極少,這個發現即有助於我們能簡單的將他們區分出來。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心得 week5

研究了一下講議中的範例

很多的涵式要稍微記一下

大致上是看的懂

只是有些新指令和涵式 不熟

參考老師的筆記

打入BCB時會有連接不到視訊的問題

是視訊命名的問題嗎


****問過老師了~是要#include加上這一行***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上學期已修過老師課 ~ 覺得有趣去+加上自己的一點興趣~
所以選修了這門課~~
寫出的程式可以得到很多變的呈現結果~
學習上也不會有喘不過氣~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