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95360990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95360990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期末回顧

我沒有記得很清楚各別篇報告的成績
不過 大概是

14A
12A
13A
14A
12A
7A3B
15A

所以總分是六十分

以下是各週的報告

Week 3 : 學習狀況分享

Week 6 : BCB問題與解決過程之描述

Week 8 : 電腦視覺監控產業研究心得報告

Week 12 : Eye Toy 探索分享

Week 13 : 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創意發想

Week 15&16 : 新一代設計展參觀心得


談談自己的收穫:

我的每篇報告可以得到較高的分數
除了自己花了多時間和心思撰寫之外
(其中有幾篇還寫了兩三個小時...)
在這裡我還要感謝各位同學的不棄嫌拉~XD


我不是要走多媒體學程的
不過 這學期我真的學到蠻多東西的
老師的教學方式算是我第一次遇過吧
老師很鼓勵我們出去外面參加各種活動
我知道
如果我們一直窩在學校裡 眼界一定不夠大
而我也知道
學校現在教過的的東西
等我們畢業後那些東西可能就不會再用了
自己話雖然是這麼說 不過一直都沒動力去實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的理念
剛好這學期班導老師很大力鼓吹去參加校外活動
所以這學期過得還蠻充實的

算一算總共去了
陶瓷博物館 新一代設計展 還看了Eye Toys的影片
以及 看了一些監視系統等等之類的東西

其中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新一代設計展吧
因為裡面有很多平平都是大學生
可是做出來的東西 卻令我覺得相當厲害的作品
像是有一款3D遊戲 不僅畫面精美之外
遊戲玩起來的流暢度也很不錯
包括光影的變化拉 劇場感的片頭動畫 還有酷炫背景音樂等等
感覺好像可以拿去賣了一樣
那時真的有興起一股自己也想來做一個遊戲的衝動XD

那天除了享受視覺的饗宴之外
裡面還有一拖拉庫庫庫庫庫的創意作品
真的是讓我這個鄉巴佬大開眼界阿
而且想想他們也是大學生耶
希望自己大學讀四年畢業後也能做出這麼厲害的東西

還有EyeToy 也是個很有趣的東西
卡片遊戲超酷!!!!!
感覺不久就會普及上市吧~~
雖然 還有很多爛game~
呵~拿來當消遣也不錯~~
看了EyeToy的影片之後
深深的感想就是"科技日新月異 而眼前這就是科技阿"!!


突然想了一下
這學期好像花了最多時間在這科上面吧
差不多一個禮拜都用了兩三個小時以上
光報告少說也要兩小時
其他打程式拉參加展覽之類的
零零總總...哇~~現在想起來還真誇張= =
呵~~感覺寫了那麼多篇報告
如何把一個東西表達出來的能力 組織力
好像變的好一點了
也算是這學期的收穫吧

還有bcb程式雖然現在還不是很厲害
不過也多多少少學了一點皮毛
真的是皮毛耶~因為裡面還有很多功能都沒用過
不知道下學期的影像處理課還會不會用到這個程式語言




感覺自己該加強的地方 :

應該是程式的設計吧
還有點一知半解的FEEL
程式還是英文的 看攏無
所以英文能力還需要再提升
這是自己感到不足的地方


課程需要加強的地方:

應該是希望能"統一購買"一本課本
這樣我比較有動力去讀...
呵~這樣講好像比較像是我個人的問題後~

我有去圖書館找過了相關的書籍
可是都沒有很詳細的解說
所以剛開始在寫程式的時候遇到蠻大的瓶頸的
不過後來上網查資料 和問了已經會的同學之後
期末程式有自己做了出來
真的是感謝好同學的友情教學阿~~XD

以上拉里拉雜的講了一堆
所以就是這學期很有收穫的意思阿~!!!


開心過暑假囉~~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期末作業程式

首先 先說明一下 遊戲:

我是做一個有點像是踩地雷的遊戲
使用者先開起視訊 然後 儲存背景 開啟二元圖~
上面的image 總共分成四塊
每一塊都是一個image

當有東西進入視訊畫面的時候
它會開始判斷白點點數如果超過3000的話
那麼覆蓋在背景的圖就會打開

如果 異物進入的那個圖沒有炸彈
背景就顯示出來 LABEL會有相對應的文字
如果 有炸彈下面的LABEL就顯示GAME OVER

然後關閉視訊結束遊戲




以下是遊玩畫面:


剛開始進去 會跳出一個視窗 告訴使用者開啟視訊





然後 接著會告訴使用者 儲存影像陣列 開啟二元圖


再點下開始遊戲鈕 就可以開始玩囉~~



哈哈~沒踩到炸彈
labal顯示"好狗運...."



boom!!
labal顯示"輪蔘自古誰無死...GAME OVER"



關閉視訊遊戲結束~


遇到的問題:
1.首先是如何把載入的圖覆蓋在背景上 以達到看不到炸彈的效果
我剛開始本來是想說
當你click開始遊戲的按鈕的時候
然後程式就從你現在的資料夾裡面載圖進到image 覆蓋在其上
不過後來試了好久都弄不出來 只做到能讓使用者自己載圖進去而已
可是這樣好像有點蠢
後來是問上學期有修這堂課的同學
才知道 原來有一個可以隱藏圖片的選項
所以 後來我的程式就變成
一開始圖片先設為隱藏
當你按下開始遊戲按鈕時 使用以下程式碼
Image3->Visible=true;
隱藏的圖就會顯示出來了 而問題也就解決了
2.接下來是覆蓋上的圖很容易就掀開了
因為我設的白點點數設太低了 1000而已
就算影像裡面沒有東西 進入
可是附近的光線變化 就足以讓圖掀開
所以 後來我就設3000 感覺有比較好一點
3.之後是 炸彈的位置 無法改變
我本來想說 裡面炸彈的位置是可以改變的
可是我找不到 可以用亂數的程式碼
所以炸彈的位置始終都是在左上方的那個圖...
算是相當不足的地方
心得:
程式是弄出來了
不過有些程式碼 會用可是好像不太懂
只好再去翻書 問問同學囉

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互動式專題系統架構圖與說明





我研究的這組 是一個互動式媒體的專題
首先 先從外觀上來說
在圖的左邊 是一排物品 而每個物品的前方都有一個大小一致的小洞
然後 圖的前方是一廉水幕 在其後還有一個螢幕
螢幕前面放置了一個很像wii的接收器
專題研究生手上還有一個相應的發送器



這個互動媒體是這樣操作的
首先
你必須先將一個水晶體 插入左邊那排物品前的小洞
那排物品分別有 帽子 手錶 太陽眼鏡 打火機 等等
我們玩的是打火機
當水晶體插入洞裡之後 前方的螢幕就會出現打火機的圖示
你就可以隨意的移動手中的發送器 螢幕上的打火機就會跟你互動
例如
當你用力甩發送器的時候 打火機的火焰就會變得特別大
又或者是
當你將打火機 移到螢幕上的煙時 煙就會點燃 等等
大概就是這樣~


而它的資料傳遞 就是你水晶體插入洞裡
它會呼叫相對應的函式
然後在顯示於螢幕上收發器也一直在working準備接收發送器的訊號
也就是取得發送器的目前位置
然後再將接收器接收到的座標傳給程式運作
最後將之顯示於螢幕上並做出相對應的互動



問題探討:


甩大力一點火會變得特別大?


應該是接收器接收的座標"變化"的特別快
程式判定就很用力 然後產生對應結果


當你將打火機 移到螢幕上的煙時 煙就會點燃?

就是判定你的座標在哪
然後移到某特定座標的時候 產生相對應互動





以下是系統架構圖:




其實
我覺得他們做的東西還蠻簡單的
可是包裝的很酷 很神祕 所以會讓人對他有"第一眼"的興趣
不過 有學過互動式媒體 "感覺上"我們好像也可以做得出來
說歸說 還是多練習比較實際囉~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打地鼠構想

就...打了那麼久的地鼠
這次換來當地鼠來打

首先

螢幕是投影在天花板上的
然後 上面會顯示有一個機拔人拿著槌子要來K你
你就要開始閃阿~
地上有九宮格
側面分別用兩個 攝影機
一個測你的x座標 分別有三種
一個測你的y座標 也是有三種
然後兩個综合起來就可以知道 你是在哪個九宮格了

然後還可以設定第一關是只有一個人會出現K你
還會有進階 兩個人 三個人 或者是更多之類的
當然不是人也可以拉
哈哈~~總而言之 就是這樣

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多媒體互動系統之創意發想















這次去看了鶯歌陶瓷博物館
因為我沒去看老師的網誌
看完之後 我還想說我們課程跟陶瓷有甚麼關係勒...
原來是要對這個博物館 來做互動多媒體的創意設計


我想先就館內已經有的東西 來做介紹

首先

是一般博物館都相當common的"語音導覽"
它就是已經錄好館內文物相關資訊的錄音帶
可以供遊客使用
它還可以分為 中文介紹 or英語介紹之類的
供給一些喜歡自己慢慢琢磨 順著自己的腳步走的人使用的
我以前有使用過類似的東西
比你自個兒走馬看花的看 有用多了~

另外

館內也有"互動式引導介紹的機台"

例如說
現在有一個機台
螢幕中顯示 一隻猴子當他走到一個溫泉前時
它就會出現類似的對話框說

"請問裝熱水要用哪種容器裝呢?"

然後就會出現三個圖示

"1.寶特瓶 2.陶瓷 3.塑膠 "


你就照著你的想法 利用你的指尖 來選出答案
又或者是 現在在一個廚房的場景裡
裡面有很多陶器製品
例如鹽罐拉 醬油罐拉 各種可能會在廚房出現的陶瓷用品
然後你就可以移動你的滑鼠 去選按你有興趣的物品
他就會出現它的介紹
並且問你 一些它的構造為什麼要這麼做
例如說
以前的鹽罐為什麼下面要做一個隔層 還有留一個洞口呢?
然後就會有選項給你選 最後她會告訴你答案
就是藉由這種互動式的方式 來增加學習者的記憶
來遊玩也不會覺得煩悶
















Easy拉~~!!


再來
就是也很common的"電腦的館內導覽"
你可以移動你的滑鼠到你喜歡的館內介紹去瀏覽
這個還蠻常見的
so 就不多做介紹了~





















接下來 就是創意的發想囉

1.移動式顯像解說
館內有一個地方是在介紹 燒陶 製陶的過程的地方
文字敘述 還蠻多的
我覺得 可以在一條長廊上 用一塊布幕
然後在各區的上方可以有各種的流程
例如說
第一區 上面就寫說 捏黏土 各式各樣的黏土or特性等等
然後當你走過去的時候
長廊上 那一區的畫面就顯示各式各樣的黏土
然後當你走到第二區的時候
第二區的東西又顯示出來 然後第一區消失之類的等等
借由這樣有動態的解說 來增加跟遊客互動性
再搭配上 佈景還蠻富有娛樂效果的~~

2.活起來的陶具
館內有很多陶具
像是碗拉 茶壺拉 餐具之類的
可是礙於 場地以及種種的限制
所以你只看的到那些餐具之類的
可是 餐具真正是要拿來用的
那才能真真顯現它的價值 與美感
所以 我覺得 可以在 文物的旁邊
設有一個小小的觸控螢幕
那麼你就可以點選那個文物
然後他就會 出現旋轉拉 各個角度的圖
或者是 裝了茶 or甜點之後的餐具
可以加入一些攝影技巧 這樣才會讓冰冷冷的餐具活起來
又或者是 可以找創造人
藉由觸控式的螢幕
來對這個文物做構思 or 想法的解說
相信不但會更有說服力 還會更加的有趣

畢竟 文物變得可以跟你互動了喔~~














陶器活起來吧~!!


目前能想到的大概就是這樣~~
可是我覺得還有更多的進步空間 跟巧思
再慢慢的來研究吧~~!!

第二十七屆新一代設計展

利用週末跟同學去了第二十七屆新一代設計展
老實說 以前從沒去參加過類似的大型展覽會
更何況這還要門票入場...
電影票都來不急買了更別說是展覽了.......


不過 這次看完之後 我又是大開眼界了!!!!!!
除了妹山妹海 不是不是...除了人山人海 人多擁擠之外
各個學校的展示物品真的是......多到......讓人看得眼花撩亂 走得頭昏腦脹阿


展場裡 視線所及的"每一樣東西
都是一個人或者是一組人花了很多很多的時間和巧思
不斷的錯 不斷的試 不斷的做 不斷的改善舊的 然後創造新的
最後 他們努力的結晶就呈現在我們眼前
這樣想 就覺得這裡的每樣東西 不論是大東西 還是小東西
都讓人覺得很了不起
很想去試著了解他們做出那樣的東西 建構出那樣的設計背後的想法
或者是動機 又或者是所使用技巧是甚麼
不過 東西真的太多 人也很多
所以就只能挑了幾個有興趣的東西 來做深入一點點的研究



其實 在館內有蠻多都是做數位媒體的東西
不管是遊戲或者是動畫 其實都有它的技巧在裡面
可是看完那麼多作品之後
我真的覺得動畫跟遊戲是一種還蠻現實的東西
因為動畫優劣一眼就高下立見...
不像一些軟體 你必須要使用過才分的出優劣
像看到的是紙片人 或者是方塊人 跟一個真的有軀體流線的人
十字樹 又或者是 有樹葉還能夠隨風搖盪的樹
動畫畫面的精緻度 和流暢度 以及光影變化
我只能說 動畫真的是實力的世界阿真要有心做好 真是打混不得阿




這次稍微研究了兩組的作品 製作的同學也給了一些解說
第一個作品是一款遊戲因為門可羅雀 所以我就跑去玩玩看








































後來發現 沒人在看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光第一眼所及的畫面就不吸引人...
很像電玩遊戲 初期的畫面
玩一玩 怪物會有殘影的bug
轉一轉畫面還會被背景的山擋住...
當然它也是笑笑的解說過去
他說他們是用3DMAX來做的
恩~而我也沒問太多~~就繼續往下走囉~~



直到快到關館時間時
看到一組他們是做一個機器人闖關的遊戲
他們的片頭動畫真的做的很棒耶
剛走進去就很輕易的看到了 只是覺得"應該不是學生做的"
所以就繼續往前走 出來之後
解說的同學就很熱心的跑出來 跟大家解說
哇~~仔細看真得做得很厲害
他的畫面 不論是 光影的變化 或者是 轉換畫面都做得很完美耶
至少我看不出瑕疵拉~~
問他做這樣的東西會不會很難
他說 其實現在有很多外掛可以用
像是光影 聽它的意思 應該就是有類似的工具
可以很方便的做出來而不用自己寫那樣的程式
當然它們也花不少時間在上面
他講了一些關於數位媒體的專有名詞我都聽不懂
因為我對於這方面的背景知識太少了
所以也只能恩恩~的帶過
他們還有自製遊戲的教學影片 相當聰明~~
不過真的要將動畫做得那麼兼具美感與技巧
哇~~真的是很厲害~~這趟來就屬這組最強了!!
可惜...因為拍照的手機壞了...
不能給大家看他的畫面不然相信大家一比較就能分出高下了




喔~還有一個是互動的game
就是你可以拿類似wii的手把而前面有個wii的感應器 後面是一片很漂亮的水幕
它是這樣玩的
你可以將一個做的像水晶棒的東西插到各個小洞裡
各個小洞前都有一樣物品 像打火機 帽子拉 眼鏡拉
當你插進哪個洞 它那所屬的東西就會出現在前面的水幕中跟你做互動
像我們是玩打火機的 你可以移動你的手把 畫面中的打火機就會開始移動
你可以點燃香菸 又或者是 可以大力甩動手把
它就會一團超大的火焰
總而言之 他們把一個很平常的互動遊戲 做的又神祕又高級又時尚
這讓我覺得"一樣作品 包裝也是很重要的"



這趟來除了看數位媒體的東西之外
還看了很多其他東西
像是 很精緻的景觀設計模型
照光會變色的衣服
逃生用的袋子 還獲得專利
發人省思的短片
利用光影 做的裁紙藝術
很前衛的服裝設計
很典雅的居家擺設
很嚇人的真人假扮
都蘊藏著很多想法與技巧
有太多太多的創意 有太多太多的巧思
讓人覺得彷彿進入一個設計殿堂之中
在這大家都各有一套
在這才能真正體會到你的領域有好多競爭者大家都在默默的努力
努力提升自己 而 很多企業家也都會來這挑作品
看完這次展覽後 覺得眼界變廣了很多
還有更覺得 在這個世代唯有"創新"和"包裝"才是王道阿






希望往後也能在自己的領域 做出"不一樣"的東西出來~
共勉之~







我還以為真的是菜勒 還真的跑過去看

原來是一堆書阿~~XD~


照光會出現圖片的衣服~~很酷

不過一陣子就消失了@@












手工很棒的景觀設計~

手之巧阿~很厲害





第二十七屆新一代設計展 part--2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6/blog-post_05.html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觀看eyetoy心得

哇~利用課餘時間看了不少eyetoy的遊戲 真的是大開眼界阿~


首先 先來說一下 eyetoy

eyetoy是由美國新力電腦娛樂(SCEA)推出的
說到eyetoy 就不得不提Richard Marks 美國新力電腦娛樂研發部的專案經理
"Richard Marks於 2003 年一手催生廣受玩家歡迎的 PS2 視訊遊戲產品「EyeToy」,
被視為「EyeToy 之父」,後並主導 PS3 視訊攝影機「PLAYSTATION Eye」相關技術的研發。"


eyetoy就是利用一個eyetoy的攝影機來投射擷取畫面中的物件 進而產生各種反映
或是讓攝入物品在螢幕中展現物理模擬互動效果,達到娛樂的目的~~



上網看了那麼有關於eyetoy的影片
他推出的遊戲 像是打螢幕上的磚塊拉 棒球拉 真人pk拉
不然就是一些有關於節奏敲打的遊戲 等等等...
雖然我沒玩過eyetoy 不過感覺上它跟wii上的某些遊戲很像
剛開始看的時候還覺得蠻新奇的
不過 由於沒甚麼變化 所以我想應該不久就會玩膩了吧吧吧吧吧吧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OXohr4XE-4&feature=related
我只能用怪game來形容...好蠢~~而且看起來蠻累的 哈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moLE1lvF54&feature=related
太極拳? 不過是玩個打拳遊戲...有必要脫衣服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MRi67GCoM&feature=related
與電腦人PK!!! 好虛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8yCsT4-S9I&feature=related
哈~這好像可以玩一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ZbqrwmBZB8&feature=related
哈哈~~這遊戲好蠢~~假蜜蜂真害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MefdEhkMEc&feature=related
這個好有趣喔~~!!! 我笑好久~~


就在我這麼想的同時
我看到了另一款遊戲 真的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阿!!
那就是日前推出的一款卡片對戰遊戲 <<審判魔眼>>
哇~~~~看完他的宣傳影片後 ~~這真是太令人 amazing了拉~
它就好像"遊戲王"這部卡通一樣 是利用卡片來對戰
有很多遊戲機都有推出它的遊戲 雖然模式都千篇一律
但我也都 很努力的把它破關了
可是想了想 它的卡片都只是"數據"!!
就算拿到很強的牌也沒有甚麼"真實性"
跟電視上的卡通 真正會"站起來"對戰的怪獸比起來
唉...就是少了那麼一點fu


但是靠著我們偉大的 eyetoy 拿在手中的卡片 真的會幻化成栩栩如生怪獸!!
華麗的動畫~~~!! 震撼的背景音樂~~~!!
還可以跟好友一起對戰~~挖勒~~~這真的是太吸引人了~!!!
想當年 當我還很青春 肝還很好的時候
雖然覺得 遊戲王很酷~~想說 要如同他們一樣這樣的對戰
實在是"不可能"~~~!!



沒想到 ....沒想到.....沒想到....
居然在我的有生之年 而且其實還真的沒過幾年
這樣的東西 就開發出來了~~
這真真真讓我深刻的感到科技的進步之快阿~~~
想到這裡~~不知道 何時才會推出"真真正正的神奇寶貝"阿~~~
這樣我就可以當個馴獸師~~到世界各地去訓練 認識各式各樣的人事物~~
然後 還可以擠強扶弱 維護正義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童心未泯ㄇㄟ~~~
以前覺得這也是沒可能的事~不過現在 看到 eyetoy 的推出
也許 在我有生之年 還可以遇到~~
哈哈哈哈哈哈~~~


http://gnn.gamer.com.tw/0/29790.html
<<審判魔眼>>的宣傳影片
必看 務必開音效!!!



另外 還有看到 一個關於eyetoy的影片 也還蠻有趣的~
就是有兩個人坐在沙發上面 然後啟動eyetoy~~
過了不久 他們還坐在原地 可是你卻突然看到兩個人靈魂出竅了~!!!
然後他們倆個就開始搞鬼亂跑~~~
哈哈~真有趣~~阿斗仔這麼愛搞笑
它也是利用影像處理的技巧~~再加上一點巧思~~
哇~~真想玩玩看~~~


還聽說eyetoy攝影機不僅可以用在ps2上還可以用在pc上耶
只要去下載driver就行了~~
恩~有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查查看
還蠻容易找的~~



關於技術的困難點...
我覺得可能是在"準確性"上 跟"即時性"上吧
當你做出一個快速的動作 它的擷取 判別 與對應動作
應該要很流暢 並且即時 如果感覺頓頓的 那應該很難玩下去吧
恩~個人淺見...再找找看相關文章好了



這學期 看了那麼多有關於視訊的東西
真的是一改我以前對互動式謀體的看法
可能是因為看的東西少 眼界小吧~
以為就只是動畫 之類的東西而已
不過 如果 將動畫加入其他元素 例如音樂拉 娛樂拉 益智拉
就可以產生好多好多種令人amazing的東西~~~讓我驚嘆再三
又或者是上次的監視器各種技術 應用
讓我覺得這塊領域真的是 又實用 又有趣
害我現在都有點想走 多媒體學程了~~~
哈哈哈~~~
總而言之 這次也是收穫良多阿~~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BCB Programming 遭遇問題與解決過程之描述

上次完成視訊擷取之後
一直不懂那個
for(i=0;i<10;i++)
{
if(capDriverConnect(hwndCapture,i))
break;
if(i==10)
ShowMessage("Cant connect to any capture");
exit(EXIT_FAILURE);
}
的程式是在做甚麼
後來問了同學才知道
原來是電腦它不知道是哪個接收端有接收到視訊畫面
所以 i值就從0跑到10去尋找有收到畫面的接收端
如果找到就跳出
如果沒找到i=10則告訴使用者沒有一個接收端有收到畫面

所以這個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於是
我就接著下去去做儲存陣列
可是課本都較少著墨在程式的解釋跟函數應用之類的東西
所以像是課本中p.8頁的

Graphics::TBitmap*Source=new Graphics::TBitmap();在做甚麼?
Picture->Bitmap->Assign(Source); 的作用?

都不大了解
後來
我問了幾個同學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書籍
老師推薦的書 我搜尋了圖書館的館藏好像沒有
而圖書館中相關的書好像也有點難...
不過也只能先拿來看看
相信研讀過後對於它的指令會有許多的幫助

================================================================
上次的儲存陣列一直做不出來
我問了已經會的同學
我大概知道我哪裡做錯了
原來我include的函式庫太少了....
難怪compile一直錯....
不過 ....
改完之後還是錯的...
恩...要考試了
考完再弄吧

關於codebook

所謂的codebook就是編碼簿
雖然沒看到確切對這個名詞的解釋
不過從網路上的投影片和論文中
大概知道是怎麼樣的一個東西
從圖像壓縮VQ的例子來看
先將圖像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方格
每個小方格都包含了許多像素
然後再將每個方格的像素作成具有代表性的向量
進而得到的就是一個編碼簿
一個編碼簿再對裡面的向量
比對codeword(編碼字)中最接近的取它的索引值
之後儲存到陣列中
於是就組成了一張索引表
而上文文中的codebook
大概說的就是一個容許儲存向量值的位置之類的東西吧

關於color distance

稍微看了一下相關的網頁
我在想color distance該不會說的是color difference吧...
因為好像沒看到coler distance的東西
不然就是我搞錯了

在色彩學裡,二色樣在色彩空間之接近的程度稱之色差

當人眼無法分辨出二色之間的色彩差異時,此種色差稱為"恰可察覺"(just-noticeable)色差。
若二色之色差大於恰可察覺色差,但仍可為他人接受時,稱為"可接受"(acceptable)色差。

以上~

week8 電腦視覺監控心得

在”目標導向前景物件影像抽取技術”這篇技術報告中,我看到了一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東西,就是關於背景的定義,何謂背景?如文章所說的我們的直覺就是一段時間固定不動的物體」,那麼相對於前景就是移動或短暫出現的物體"但在現實環境中,很多物體應該是屬於背景的一部分,但是卻是在移動的,例如:隨風搖曳的樹枝;而一個會動的物體(如人和車),如果在視訊畫面中一段時間都未移動,應該將該物體視為背景的一部分",所以依據以上想法就產生了相對於背景的前景新定義,那就是「移動或短暫出現且有明顯分析意義的物體」,如此一來,我們對於影像中什麼樣的東西是我們必須追蹤、focus on的人、物都很明白了,這樣我們才能對有監視做有效率的監控。

另外,看了首頁「人員自動追蹤技術」中的"晶片與ptz攝影機的整合",也就是錄製逢甲大學停車場的那一段,ptz攝影機會對影像中移動的人、物進行追蹤,這時我思考到一個問題,用這個攝影機錄製一個人經過的情況時是還好,攝影機能很準確的追蹤目標物直到目標物離去,但我發現當影片中一群人走過時,它會focus最後面的目標物,這麼一來前面的目標物也許在做什麼事情,就無法掌控了,再來,如果在錄製一個目標物的期間,有另一個移動物進入畫面,又該怎麼辦呢?或許是它可以利用其他不同種功能的攝影機搭配應用or遇到這種多個目標物的情況時,它可以轉換全畫面模式之類的,當然這也只是我在猜想而已。

還有在看完首頁"影像視訊融合技術於監控系統之應用"的影片之後,這真的是太震懾了,首先,片頭畫面從Googl earth藍色地球的鏡頭開始一直聚焦…一直聚焦...一直聚焦到台灣交通大學大概十公尺的上空上,你不但可以轉動、拉近,更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人們的在畫面中移動,這未免也真是太太太扯了,這也不難想像為什麼Google earth會牽扯到關於隱私權的問題。

還有首頁的”系統整合影片展示”也是相當厲害,利用多重相機、ptz攝影機、PDA、還有一個伺服器就可以對大樓作智慧型的監控,影片中分成室外環境監控室內手勢分析,室外不但可以對可疑車牌進行追蹤,還可以判斷不屬於本大樓之人員比對資料庫進行人臉辨識異常行為分析,人物移動到下一個畫面的平順轉場技術,還有室內的手勢分析,我想都是相當實用而且完備的,更何況智慧型監控還可以用PDA來控制,相信對於環境安全有很大的助益。

最後我看了"人臉識別最新發展現況"的技術報導,其實有很多都看不大懂,向降維減少資料量跟一些沒看過的理論技術,不過大致上了解了人臉分析可分為整體特徵方法以及局部特徵方法兩種,整體特徵方法就是將一張臉當作單一個特徵來做辨識,而局部特徵方法就是找出臉部特徵器官,鼻子、眼睛之類的,對這些器官做局部的分析然後到最後在把它統合起來得到結果,局部特徵方法會比整體特徵方法具有更高的準確度,可是卻也會有實作上的困難。另外,文章中也提到人臉辨識公認的兩個難題,一是不同光源的問題二是不同角度的問題,光源問題可以2D轉成3D的方式,而角度問題可以用動態影像辨識方法來解決,也就是利用動態影像來建立容許不同視角下的人臉辨識系統也可以利用兩兩前後影像的關係來處理有部分遮蔽的情況,這比傳統的靜態影像辨識還有擁有更多優勢,但文中最後也提到這兩個公認的難題,還是有很多狀況需要去克服,這就有待技術的發展來改善了。

做完這次的作業後,其實收穫真的蠻多的,如同統計老師所說的學習的深度和學習的廣度是很重要的,雖然我並不是想走多媒體這個學程的,而我也只是淺看了一些實際上的應用,理論上的東西都不懂,但也許以後會碰到相關的產品,或是類似東西旁徵博引的應用,我相信多看看額外的東西,我也會有比較多的能力或者是更多背景知識的來面對及處理這方面的情況。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week5心得

上次在課堂上被老師叫上去寫程式
結果 寫不出來
後來看大家一個一個上去寫
我真是覺得我太虛弱了
所以上次回去之後
我回家把那天的程式自己打了一遍
其實還蠻容易的
視訊畫面也如預期的出現了
只是還有幾個函式還不懂
而且課本寫的有點攏統
所以還是要去圖書館借書才能夠學的比較清楚 了解

以上~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心得

看完了第一章之後
其實大概對於影像的擷取有一點點的概念
可是因為上學期沒修過這堂課
所以 程式碼的地方
整個都是有看沒有懂
之後都略過
我要利用這兩三天去圖書館借書才是
不然進度會落後很多
課文1-3有說到背景相減
我記得今年大四在發表專研的時候
綠茶學長就有大概跟我們提這個概念
他是做可以在網路上的用攝影機來玩影像對打的遊戲
因為如果將整個影像畫面傳輸到另 一個使用者
那麼資料量勢必會很大
所以就改成只傳輸有在移動的物件
這樣就可以省了很多頻寬
讀到這裡的時候
就還蠻有心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