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先結算自己的平時成績, 佔 60 分,
Week 3 : 學習狀況分享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9973.html )
4A 9B 4C --> 7分 (最低不選)
Week 6 : BCB問題與解決過程之描述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6922.html )
13A 1B 0C --> 10分 (選)
Week 8 : 電腦視覺監控產業研究心得報告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4641.html )
10A 1B 2C --> 10分 (選)
Week 12 : Eye Toy 探索分享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5/eye-toy_06.html )
12A 0B 0C --> 10分 (選)
Week 13 : 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創意發想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13.html )
11A 1B 1C --> 10分 (選)
Week 14 : 新一代設計展參觀心得 or 「IDEA 物語」讀書心得報告
(http://hwshow-imc.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9785.html )
9A 1B 0C --> 19分 (必選)
平時成績總分: 59 分
============================
b. 談談自己一學期的收穫與感受。
我覺得這次的程式,
從有想法到真的有效果出來.
感覺上,好像有變得比較快.
我想可能是上次的多媒體概論我也有修到.
也是使用BCB,
在課程途中也有使用到一部份的元件.
比較常用的所使用的程式樣式,
我還有點印象.
所以在找函式寫的時候,
不會花太多時間.
我寫程式的時候,
也不會突然想到什麼多漂亮精簡的程式.
所以我寫得還蠻直覺的,
一開始還是先用暴力法先爆出東西來.
完成所有的程式(雖然可能會很長很長),
才會想辦法去修飾程式碼.
不過大部份的程式,
幾乎都是測試出來的.
最常做的就是一些調整吧!
============================
c. 談談自己該加強的部分。
我就是寫得太直覺.
也沒什麼技巧可言.
我想當下有可能是沒想到,
所以常用暴力法.
我想可能是之前的程式設計練習不夠吧!
以至於暫時沒辦法寫得漂亮些,
就算不漂亮,我也希望最後寫出來能精簡些.
所以我還是訓練不夠吧!!
============================
d. 談談課程該加強的部分。
有時候會讓我們去看些展覽,
讓我們多去觀看別人人作品,
希望可以藉此激發一些我們的想法.
我覺得看展覽是很好的活動,
不過還是希望可以給同學充裕的時間,
去安排時間去.
也就是不要太臨時通知啦!
如果剛好那時又有別的事.
可能就去不成了,
這樣會有點可惜.
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
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期末程式作業_WebCam+位置判定
在寫程式途中
發生了些麻煩.
跟我使用的webcam有關,
僅僅只是插在USB孔上,
電腦卻對我發出了警告.
如下圖:

放大再看清楚點~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訊息,
當下,我懷疑是webcam有問題,
趕緊先把USB接頭拔掉.
之前
我一直覺得我用的那個webcam接觸不良.
可是多試幾次還是可以用.
我就沒有多想了.
(只是有點不太好用我還能忍受.)
這次看到這種訊息,
那個webcam我就不敢再用了.
我檢查了一下webcam的外觀,
發現它的線有點奇怪,
明明外面都被包覆住,
摸的時候,也沒有發現有裂縫.
可是裡面的電線,居然有點斷裂.
這是和學校借的,
現在居然在我手上出問題.
可是我又沒對它做什麼粗暴行為,
所以請各位相信它是"自然損壞"的吧!
之後寫程式的時候,我就借同學的來用.
雖然有點不方便,但也沒別的方法了吧!
接著~
來談談這次的期末程式吧!(謎:總算談到重要的部份了.)
不過我是用之前分享的範例程式,
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下去改的.
只是我並沒有改變它一開始的介面.(還是基本款~)
簡單的說~
我在畫面裡,藏了些圖.
碰到畫面的某些位置,
就會顯現某張圖.
測試你的眼力~

只是我的判斷式有點複雜,
光位置我就算好久.
一開始用來定位的五個點(其實應該說三點才對),
算得最久了.(當然是除了陣列最小和最大那兩點之外的三個點.)
其他的點都是藉著這幾個位置去延伸.
不過還是得跑跑程式,看看自己算的對不對啦~
剩下就是一些調整的零碎動作.

我限制它只能猜一次,
不管猜對猜錯都會強制結束程式.
就算沒看清楚,用亂猜的.
最多玩四次就會知道答案了吧!
因為我也只放四個選項.
沒猜中的話,程式再開個三次.
再衰也會中XD.

我故意把彈出來的小視窗壓住選項.
(不給你們看我選哪個,自己猜吧!!)
原本我想藏更多張.
不過看各科作業量及困難度及作業繳交期限逼近,
所以,我就大概放了一些而已.
互動的部份~
大家應該看圖,就有發現了吧!!
(相信各位的眼睛是雪亮的!~XD)
發生了些麻煩.
跟我使用的webcam有關,
僅僅只是插在USB孔上,
電腦卻對我發出了警告.
如下圖:

放大再看清楚點~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訊息,
當下,我懷疑是webcam有問題,
趕緊先把USB接頭拔掉.
之前
我一直覺得我用的那個webcam接觸不良.
可是多試幾次還是可以用.
我就沒有多想了.
(只是有點不太好用我還能忍受.)
這次看到這種訊息,
那個webcam我就不敢再用了.
我檢查了一下webcam的外觀,
發現它的線有點奇怪,
明明外面都被包覆住,
摸的時候,也沒有發現有裂縫.
可是裡面的電線,居然有點斷裂.
這是和學校借的,
現在居然在我手上出問題.
可是我又沒對它做什麼粗暴行為,
所以請各位相信它是"自然損壞"的吧!
之後寫程式的時候,我就借同學的來用.
雖然有點不方便,但也沒別的方法了吧!
接著~
來談談這次的期末程式吧!(謎:總算談到重要的部份了.)
不過我是用之前分享的範例程式,
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下去改的.
只是我並沒有改變它一開始的介面.(還是基本款~)
簡單的說~
我在畫面裡,藏了些圖.
碰到畫面的某些位置,
就會顯現某張圖.
測試你的眼力~

只是我的判斷式有點複雜,
光位置我就算好久.
一開始用來定位的五個點(其實應該說三點才對),
算得最久了.(當然是除了陣列最小和最大那兩點之外的三個點.)
其他的點都是藉著這幾個位置去延伸.
不過還是得跑跑程式,看看自己算的對不對啦~
剩下就是一些調整的零碎動作.

我限制它只能猜一次,
不管猜對猜錯都會強制結束程式.
就算沒看清楚,用亂猜的.
最多玩四次就會知道答案了吧!
因為我也只放四個選項.
沒猜中的話,程式再開個三次.
再衰也會中XD.

我故意把彈出來的小視窗壓住選項.
(不給你們看我選哪個,自己猜吧!!)
原本我想藏更多張.
不過看各科作業量及困難度及作業繳交期限逼近,
所以,我就大概放了一些而已.
互動的部份~
大家應該看圖,就有發現了吧!!
(相信各位的眼睛是雪亮的!~XD)
2008年5月22日 星期四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參觀展覽的見聞與心得~~
新一代設計展
我該說…
去那裡找互動相關作品,
或許是找錯地方了.
我想這個展
是設計相關科系的人比較會去吧.
我就遇到一些以前認識的人,
他們也是相關科系的!
不過因為人潮太多,
就沒有多聊了~
硬要說的話,
是可以拿滑鼠作互動啦~
可是,
用滑鼠…
每一臺電腦都辦得到.
那我們豈不是每天都在用了嗎~
印象中只有幾個是互動的.
有一個小遊戲是
用聲音來操控角色跳躍的高度,
用踏板來移動角色.
第一關陳兄一下子就破了,
我還沒拍仔細呢!
不過大家好像都卡在第二關.
似乎不太好控制.
印象比較深的是,
它接的耳麥,還有造型,挺可愛的.

據說叫”冏人耳麥”.
當時我有用相機拍一小段畫面
請點擊下方連結,36秒,陳兄主演,如上圖
http://ss24.mcu.edu.tw/~s5360954/0517.wmv
不過應該沒錄到什麼聲音啦~
有也是雜音…
若覺得太吵,請關成靜音模式.
這好像是設計一間兒童房,
(不過我不確定是給幾歲的兒童睡的)

在床上方的天花板上,
有一個圓形螢幕.
搖旁邊的那隻布偶小馬,
螢幕上的小馬,會往前跑.
我想小小孩可能會喜歡吧!~
不過光搖那隻馬,
我想也不用睡了吧!~
記得二樓還有一個小展場,
有一個將電腦畫面投映出來,
用手代替滑鼠來移動滑鼠箭頭,
那有一個很大的框架,
手可在框架內空揮移動來操空滑鼠.
(其實就算不是手也可以用,我拿包包偷試過~)
不過我沒發現它的滑鼠,是怎麼按左右鍵的.
框內的右上角,
有個發光藍點.
我想那是類似攝影機,
可以截取畫面的東西吧!
不過發光的部分只有一個地方,
這是指只有一台在截取資料嗎?
不過我很懷疑它為啥能取到2D資料.
在我看來,那種角度,
頂多就只能收到直線上的平移資料吧!
真是匪夷所思~
這個展幾乎是模型和樣品居多,

.

互動的東西少的可憐啊~
話說,
我們學校數媒系展的地理位置超隱密,
雖然是很靠近頒獎臺啦~
不過入口只設一個,位置又靠近角落.
如果沒遇到潘文凡,
我們還真的不會繞過去發現.
(原本已經打算去二樓看看了)
還發現數媒有一個用virtools做的遊戲,
不過我不是很瞭它的遊戲重點是啥~
也沒人顧攤解說,
所以我們玩一下就離開了.
他們還有意貼掉virtools介面,
不過看到開始鍵就破功了.
(以下是virtools的介面)

不過上圖的遊戲當然不是展示的那個,
這只是內建的範例程式罷了.
因為前一陣子學校有開virtools的講座,
我們都有去聽.
程式寫法類似流程圖,
流程圖接起來就可以跑程式了~
不過那時候並沒有教得很深入.
是挺有趣的程式.
好像扯遠了...
這個展是和另外兩位同學一起去看的.
看的一樣,所以寫的也都差不了多少吧!
(好比說樓下那位)
之後,
有跟同學討論了一下,
我總覺得我們看到的東西好像不太一樣.
我看到的互動的東西沒有很多,
可是他說其實不少.
這讓我懷疑...
難道我們沒有逛完全部的展場嗎!?
再之後..
看了大家寫的文章,
我發現有些東西我們還真的沒看到.
我還一直以為我們逛完了.
不過逛的很累就是了.
沒看完全部的東西,
有點小遺憾.
我該說…
去那裡找互動相關作品,
或許是找錯地方了.
我想這個展
是設計相關科系的人比較會去吧.
我就遇到一些以前認識的人,
他們也是相關科系的!
不過因為人潮太多,
就沒有多聊了~
硬要說的話,
是可以拿滑鼠作互動啦~
可是,
用滑鼠…
每一臺電腦都辦得到.
那我們豈不是每天都在用了嗎~
印象中只有幾個是互動的.
有一個小遊戲是
用聲音來操控角色跳躍的高度,
用踏板來移動角色.
第一關陳兄一下子就破了,
我還沒拍仔細呢!
不過大家好像都卡在第二關.
似乎不太好控制.
印象比較深的是,
它接的耳麥,還有造型,挺可愛的.

據說叫”冏人耳麥”.
當時我有用相機拍一小段畫面
請點擊下方連結,36秒,陳兄主演,如上圖
http://ss24.mcu.edu.tw/~s5360954/0517.wmv
不過應該沒錄到什麼聲音啦~
有也是雜音…
若覺得太吵,請關成靜音模式.
這好像是設計一間兒童房,
(不過我不確定是給幾歲的兒童睡的)

在床上方的天花板上,
有一個圓形螢幕.
搖旁邊的那隻布偶小馬,
螢幕上的小馬,會往前跑.
我想小小孩可能會喜歡吧!~
不過光搖那隻馬,
我想也不用睡了吧!~
記得二樓還有一個小展場,
有一個將電腦畫面投映出來,
用手代替滑鼠來移動滑鼠箭頭,
那有一個很大的框架,
手可在框架內空揮移動來操空滑鼠.
(其實就算不是手也可以用,我拿包包偷試過~)
不過我沒發現它的滑鼠,是怎麼按左右鍵的.
框內的右上角,
有個發光藍點.
我想那是類似攝影機,
可以截取畫面的東西吧!
不過發光的部分只有一個地方,
這是指只有一台在截取資料嗎?
不過我很懷疑它為啥能取到2D資料.
在我看來,那種角度,
頂多就只能收到直線上的平移資料吧!
真是匪夷所思~
這個展幾乎是模型和樣品居多,

.


互動的東西少的可憐啊~
話說,
我們學校數媒系展的地理位置超隱密,
雖然是很靠近頒獎臺啦~
不過入口只設一個,位置又靠近角落.
如果沒遇到潘文凡,
我們還真的不會繞過去發現.
(原本已經打算去二樓看看了)
還發現數媒有一個用virtools做的遊戲,
不過我不是很瞭它的遊戲重點是啥~
也沒人顧攤解說,
所以我們玩一下就離開了.
他們還有意貼掉virtools介面,
不過看到開始鍵就破功了.
(以下是virtools的介面)

不過上圖的遊戲當然不是展示的那個,
這只是內建的範例程式罷了.
因為前一陣子學校有開virtools的講座,
我們都有去聽.
程式寫法類似流程圖,
流程圖接起來就可以跑程式了~
不過那時候並沒有教得很深入.
是挺有趣的程式.
好像扯遠了...
這個展是和另外兩位同學一起去看的.
看的一樣,所以寫的也都差不了多少吧!
(好比說樓下那位)
之後,
有跟同學討論了一下,
我總覺得我們看到的東西好像不太一樣.
我看到的互動的東西沒有很多,
可是他說其實不少.
這讓我懷疑...
難道我們沒有逛完全部的展場嗎!?
再之後..
看了大家寫的文章,
我發現有些東西我們還真的沒看到.
我還一直以為我們逛完了.
不過逛的很累就是了.
沒看完全部的東西,
有點小遺憾.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多媒體互動系統之創意發想
去了鶯歌陶瓷博物館
覺得範圍還挺大的.(雖然只有三層樓)
走得還挺累.
在那裡拿到的廣告單


覺得範圍還挺大的.(雖然只有三層樓)
走得還挺累.
在那裡拿到的廣告單


是三樓創意餐具展的廣告~
上去看的時候,還真的只有餐具.
不過廣告單上有放食物在上面,
不能放食物,好歹放個樣品也好.
希望遊覽的方式,
能結合一些多媒體.
希望能少走點路,(其實只是我懶得走罷了XD)
也能多吸收點資訊.
我大概找了些
可以用於博物館的的多媒體互動系統的影片.
互動式虛擬有聲書
上去看的時候,還真的只有餐具.
不過廣告單上有放食物在上面,
不能放食物,好歹放個樣品也好.
希望遊覽的方式,
能結合一些多媒體.
希望能少走點路,(其實只是我懶得走罷了XD)
也能多吸收點資訊.
我大概找了些
可以用於博物館的的多媒體互動系統的影片.
互動式虛擬有聲書
可觸碰螢幕翻頁
圖片還會自動移動,讓可看到的範圍增加~
互動櫥窗廣告
人在櫥窗前停著,螢幕上的廣告才開始播放
人在櫥窗前停著,螢幕上的廣告才開始播放
互動式地板
踩上去~
相關資訊就會跑出來~
另外,
在博物館裡有看到一個螢幕
是用片盤子型類似壓克力的板子的螢幕,
應該是由盤子的下方,向上投映影像製成的.
投影的影像是,
原本應該裝飾在真正盤子上的釉彩圖形.
感覺就像是一個盤子上,一直在變換它的花紋.
還蠻漂亮的.
之後,
我又找到一個影片,
大概也是類似的原理來呈現的樣子.
在博物館裡有看到一個螢幕
是用片盤子型類似壓克力的板子的螢幕,
應該是由盤子的下方,向上投映影像製成的.
投影的影像是,
原本應該裝飾在真正盤子上的釉彩圖形.
感覺就像是一個盤子上,一直在變換它的花紋.
還蠻漂亮的.
之後,
我又找到一個影片,
大概也是類似的原理來呈現的樣子.
放映~
我想,
底下應該就是一個螢幕吧!~
Youtube影片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YmxI5GalOD8
在那也有一個觸碰式螢幕,
九宮格點哪一個,就播放圖片顯示的哪一段影片.
雖然當時沒有拍攝下來.
但是我也找了類似的影片.
不過我覺得這影片的螢幕做的更好~
用卡片嗶一下來選擇的.
底下應該就是一個螢幕吧!~
Youtube影片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YmxI5GalOD8
在那也有一個觸碰式螢幕,
九宮格點哪一個,就播放圖片顯示的哪一段影片.
雖然當時沒有拍攝下來.
但是我也找了類似的影片.
不過我覺得這影片的螢幕做的更好~
用卡片嗶一下來選擇的.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EYE TOY ~
EYE TOY
看來看去好像也只有The Eye Of Judgment(審判魔眼),
比較有趣.
其它種的EYE TOY我都覺得沒什麼意思.
應該玩一下就膩了吧!
The Eye Of Judgment的影片,
上課時其實大家都看過了~
Youtube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V9EGKXXSjJc
http://tw.youtube.com/watch?v=6tEqM4BEvLY&NR=1

The Eye Of Judgment是用印有 CyberCode 的卡片下去玩的.
CyberCode 應該是類似條碼的東西,總之是識別用的.
放下卡片,就能在螢幕上看到相對的立體魔獸.
關於CyberCode的影片,我也找到了些資料.
Youtube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cNFwEMkLK4A
看來看去好像也只有The Eye Of Judgment(審判魔眼),
比較有趣.
其它種的EYE TOY我都覺得沒什麼意思.
應該玩一下就膩了吧!
The Eye Of Judgment的影片,
上課時其實大家都看過了~
Youtube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V9EGKXXSjJc
http://tw.youtube.com/watch?v=6tEqM4BEvLY&NR=1

The Eye Of Judgment是用印有 CyberCode 的卡片下去玩的.
CyberCode 應該是類似條碼的東西,總之是識別用的.
放下卡片,就能在螢幕上看到相對的立體魔獸.
關於CyberCode的影片,我也找到了些資料.
Youtube連結:
http://tw.youtube.com/watch?v=cNFwEMkLK4A
這個影片感覺也挺有趣的.
雖然卡片遊戲的種類很多.
但是和eye toy 結合的卡片遊戲,
好像只有這款而已.
日本漫畫(“XX王”)也有畫出類似的遊戲,
相信大家小時候應該有看過改編的動畫吧!
動畫裡,戰鬥怪獸卡對戰遊戲,一樣是放卡片,
在特定區域就出現立體怪獸的顯影.
現在的技術利用eye toy ,
讓立體影像出現在螢幕上,
也可與立體影像做互動.
但總覺得,如果不看螢幕,
感覺就像在跟空氣玩,感覺挺空虛的.
我到希望哪天可以直接顯影在卡片上方(就像顯示在螢幕的那種),
這樣我想會更有意思吧!
但是如果是如此,
我無法想像它的影像是投影在哪,
總覺得憑空,影像投影的畫布是啥,
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讓光依附的(灰塵嗎?),
而且得用幾台投影機才夠.
太多太多問題了,
要將它做出來應該超難的吧!
雖然卡片遊戲的種類很多.
但是和eye toy 結合的卡片遊戲,
好像只有這款而已.
日本漫畫(“XX王”)也有畫出類似的遊戲,
相信大家小時候應該有看過改編的動畫吧!
動畫裡,戰鬥怪獸卡對戰遊戲,一樣是放卡片,
在特定區域就出現立體怪獸的顯影.
現在的技術利用eye toy ,
讓立體影像出現在螢幕上,
也可與立體影像做互動.
但總覺得,如果不看螢幕,
感覺就像在跟空氣玩,感覺挺空虛的.
我到希望哪天可以直接顯影在卡片上方(就像顯示在螢幕的那種),
這樣我想會更有意思吧!
但是如果是如此,
我無法想像它的影像是投影在哪,
總覺得憑空,影像投影的畫布是啥,
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讓光依附的(灰塵嗎?),
而且得用幾台投影機才夠.
太多太多問題了,
要將它做出來應該超難的吧!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再寫一次!?(加長版?)
BCB Programming 遭遇問題與解決過程之描述:
前些日子,我的學習進度,
是到1.2.2的儲存影像陣列.
當時因為某樣東西沒宣告,
所以,
一直跑出以下的錯誤訊息:Undefined symbol 'BitmapInfoHead'
1.2.2並沒有多加說明'BitmapInfoHead'是屬於哪種型態??
一時之間...我也不可能突然會寫.
無奈之餘...
我也只好將實驗教學手冊,
再向後翻翻看,
找找看有沒有什麼可用的程式.
雖然不確定是不是用在這種情況.
但是在1.2.3有行程式碼是這麼寫的:
static BITMAPINFOHEADER BitmapInfoHead;
原本只想要隨便試試.
說也奇怪...,
就這麼巧,錯誤訊息就這麼消失了.
我想...該不會
'BitmapInfoHead'就是要宣告成' BITMAPINFOHEADER '吧!
===(以下內容有要寫嗎??如沒有,請自行略過~)===
設fp 代表f 量化的結果,則可寫成
不曉得是不是有點難,
我也不是很瞭它在說什麼..(謎:其實是你太笨orz)
不過不知道對同學有沒有幫助.(所以就先po文)
解釋 色彩差距(color distance) 的觀念
老師課堂上都講過了,
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前些日子,我的學習進度,
是到1.2.2的儲存影像陣列.
當時因為某樣東西沒宣告,
所以,
一直跑出以下的錯誤訊息:Undefined symbol 'BitmapInfoHead'
1.2.2並沒有多加說明'BitmapInfoHead'是屬於哪種型態??
一時之間...我也不可能突然會寫.
無奈之餘...
我也只好將實驗教學手冊,
再向後翻翻看,
找找看有沒有什麼可用的程式.
雖然不確定是不是用在這種情況.
但是在1.2.3有行程式碼是這麼寫的:
static BITMAPINFOHEADER BitmapInfoHead;
原本只想要隨便試試.
說也奇怪...,
就這麼巧,錯誤訊息就這麼消失了.
我想...該不會
'BitmapInfoHead'就是要宣告成' BITMAPINFOHEADER '吧!
雖然還有不少地方,我還看不太懂.不過我會慢慢去試,去體會的.
===(以下內容有要寫嗎??如沒有,請自行略過~)===
利用LBG 群聚法之向量量化影像壓縮演算法
裡面有提到一些~
截取一小部份出來看.
裡面有提到一些~
截取一小部份出來看.
-----------(以下為部份截取內容)------------------
向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簡稱VQ)為影像壓縮演算法中很常出現的特徵量表示方式,VQ 根據輸入影像製造碼簿,再將輸入影像各個區塊以碼簿內的碼字來近似,藉此達到壓縮位元率的目的,但也因此造成影像的失真.
向量量化
設f=【f1,f2,………,fN】T 表示一N 維向量,它是由N 個實數連續純量值fi 所組成。在VQ 中,f 將被映射到另一個N 維向量r=【r1,r2,………,rN】T。 f 的VQ 是將一個N 維向量空間分割成L 個決策區域Ci,1 ≤ i ≤L,每一個決策區域包圍一個重建向量ri。在編碼的文獻中常將ri 稱為碼向量(codevector),並將碼向量所形成的集合稱為碼簿(codebook)。
設f=【f1,f2,………,fN】T 表示一N 維向量,它是由N 個實數連續純量值fi 所組成。在VQ 中,f 將被映射到另一個N 維向量r=【r1,r2,………,rN】T。 f 的VQ 是將一個N 維向量空間分割成L 個決策區域Ci,1 ≤ i ≤L,每一個決策區域包圍一個重建向量ri。在編碼的文獻中常將ri 稱為碼向量(codevector),並將碼向量所形成的集合稱為碼簿(codebook)。
設fp 代表f 量化的結果,則可寫成
fp=VQ(f)=ri,f∈Ci
其中VQ 代表向量量化的動作。[1]
在向量量化編碼時,不同的碼向量分別給予不同的指標,藉由指標而非向量本身的傳送,可以降低表達此影像時所需花費的位元數,這就是以向量量化做影像壓縮減少資料量的原因。
圖1 為向量量化的流程圖。其中編碼端及解碼端的碼簿均相同。每輸入一個向量,編碼端會到碼簿中去尋找和此向量有最短距離的碼向量,並將代表此一碼向量的指標傳送至解碼端。解碼端主要為查表的動作,將此一指標所對應的碼向量取出當作輸出向量,完成解碼動作。
資料來源:
-----------(以上為部份截取內容)------------------
不曉得是不是有點難,
我也不是很瞭它在說什麼..(謎:其實是你太笨orz)
不過不知道對同學有沒有幫助.(所以就先po文)
=====================================
解釋 色彩差距(color distance) 的觀念
老師課堂上都講過了,
所以我就不多說了~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BCB Programming 遭遇問題與解決過程之描述
前些日子,
我的學習進度,
是到1.2.2的儲存影像陣列.
當時因為某樣東西沒宣告,
所以, 一直跑出以下的錯誤訊息:
Undefined symbol 'BitmapInfoHead'
1.2.2並沒有多加說明'BitmapInfoHead'是屬於哪種型態??
一時之間...
我也不可能突然會寫.
無奈之餘...
我也只好將實驗教學手冊,
再向後翻翻看,
找找看有沒有什麼可用的程式.
雖然不確定是不是用在這種情況.
但是在1.2.3有行程式碼是這麼寫的:
static BITMAPINFOHEADER BitmapInfoHead;
原本只想要隨便試試.
說也奇怪...,
就這麼巧,
錯誤訊息就這麼消失了.
我想...
該不會'BitmapInfoHead'就是要宣告成' BITMAPINFOHEADER '吧!
雖然還有不少地方,
我還看不太懂.
不過我會慢慢去試,去體會的.
我的學習進度,
是到1.2.2的儲存影像陣列.
當時因為某樣東西沒宣告,
所以, 一直跑出以下的錯誤訊息:
Undefined symbol 'BitmapInfoHead'
1.2.2並沒有多加說明'BitmapInfoHead'是屬於哪種型態??
一時之間...
我也不可能突然會寫.
無奈之餘...
我也只好將實驗教學手冊,
再向後翻翻看,
找找看有沒有什麼可用的程式.
雖然不確定是不是用在這種情況.
但是在1.2.3有行程式碼是這麼寫的:
static BITMAPINFOHEADER BitmapInfoHead;
原本只想要隨便試試.
說也奇怪...,
就這麼巧,
錯誤訊息就這麼消失了.
我想...
該不會'BitmapInfoHead'就是要宣告成' BITMAPINFOHEADER '吧!
雖然還有不少地方,
我還看不太懂.
不過我會慢慢去試,去體會的.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電腦視覺監控產業研究心得報告
電腦視覺監控產學聯盟的官方網站,( http://cvasso.no-ip.org/index.aspx )
還蠻多內容的.
所以我就挑其中一則來看.
課堂上,有上到截取視訊畫面.
我挑了一篇關於攝影機的論文,
截取一小部份出來看.
-----------(以下為部份截取內容)------------------
Stauffer與Tieu [14]將目標物追蹤問題可廣泛定義成找對應關係的問題,並將其分成三類:(1)不同時間畫面的目標物對應 (即單攝影機的目標物追蹤)、(2)有重疊監控區域的多攝影機間目標物對應、(3)無重疊監控區域的多攝影機間目標物對應。以圖一為例,第一類問題即當有人A進入Cam 1的畫面時,直到A離開Cam 1的監控畫面之前,系統需能持續追蹤該目標物A。第二類問題發生在Cam 5與Cam 6,此二台攝影機有部分重疊區域,當有人出現在該重疊區域時,系統需判別兩台攝影機所分別追蹤的目標物是否為同一個人。第三類問題以Cam 3與Cam 5為例,假設有一個人A從Cam 5的監控畫面離開,過一小段時間之後,有個人B從Cam 3的監控畫面出現,系統需判別A與B是否為同一個人。
我覺得要攝影機”追蹤”,
在實作上好像也有一些困難.
如果只有單一目標物進入攝影機的監控畫面,
要分辨一個人A從Cam 5的監控畫面離開,
過一小段時間之後,
有個人B從Cam 3的監控畫面出現,
系統需判別A與B是否為同一個人,
應該會比較容易.
不過現階段,如果要我寫出”追蹤”,
暫時還寫不出來吧!
關於”追蹤”,我還沒有什麼想法.
感覺上,
如果要偵測的數量變多的話.
在辨別上,又會更困難了吧!
論文裡,還有提到.
多攝影機間的目標物追蹤研究,
還有需多問題待解決,
如:開關燈所造成的光線環境突然改變、
目標物離開一段長時間又進入監控畫面等…,
我在想…
對攝影機而言,
開關燈的光線差異是整個畫面都有變動吧!
而有異物進入畫面中,
我覺得不太可能填滿整個畫面吧!
或許需要扣除整個畫面都有變動的情況吧!(我猜的~)
還蠻多內容的.
所以我就挑其中一則來看.
課堂上,有上到截取視訊畫面.
我挑了一篇關於攝影機的論文,
截取一小部份出來看.
-----------(以下為部份截取內容)------------------
Stauffer與Tieu [14]將目標物追蹤問題可廣泛定義成找對應關係的問題,並將其分成三類:(1)不同時間畫面的目標物對應 (即單攝影機的目標物追蹤)、(2)有重疊監控區域的多攝影機間目標物對應、(3)無重疊監控區域的多攝影機間目標物對應。以圖一為例,第一類問題即當有人A進入Cam 1的畫面時,直到A離開Cam 1的監控畫面之前,系統需能持續追蹤該目標物A。第二類問題發生在Cam 5與Cam 6,此二台攝影機有部分重疊區域,當有人出現在該重疊區域時,系統需判別兩台攝影機所分別追蹤的目標物是否為同一個人。第三類問題以Cam 3與Cam 5為例,假設有一個人A從Cam 5的監控畫面離開,過一小段時間之後,有個人B從Cam 3的監控畫面出現,系統需判別A與B是否為同一個人。
圖一、監控環境平面圖與攝影機取像畫面
資料來源:
http://140.113.87.114/cvrc/edm/vol_19/tech2.htm
-----------(以上為部份截取內容)------------------
資料來源:
http://140.113.87.114/cvrc/edm/vol_19/tech2.htm
-----------(以上為部份截取內容)------------------
我覺得要攝影機”追蹤”,
在實作上好像也有一些困難.
如果只有單一目標物進入攝影機的監控畫面,
要分辨一個人A從Cam 5的監控畫面離開,
過一小段時間之後,
有個人B從Cam 3的監控畫面出現,
系統需判別A與B是否為同一個人,
應該會比較容易.
不過現階段,如果要我寫出”追蹤”,
暫時還寫不出來吧!
關於”追蹤”,我還沒有什麼想法.
感覺上,
如果要偵測的數量變多的話.
在辨別上,又會更困難了吧!
論文裡,還有提到.
多攝影機間的目標物追蹤研究,
還有需多問題待解決,
如:開關燈所造成的光線環境突然改變、
目標物離開一段長時間又進入監控畫面等…,
我在想…
對攝影機而言,
開關燈的光線差異是整個畫面都有變動吧!
而有異物進入畫面中,
我覺得不太可能填滿整個畫面吧!
或許需要扣除整個畫面都有變動的情況吧!(我猜的~)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